-
尪痹颗粒
组成:熟地黄、续断、附子(制)、淫羊藿、威灵仙、皂角刺、羊骨、知母、伸筋草、红花、独活、白芍等17味。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通经络。
-
步地品Budipine
本品为乳酸双环哌丙醇的衍生物,能影响多巴胺的释放与吸收,具有抗胆碱受体的作用,无直接刺激多巴胺受体的作用,可作为帕金森病的辅助治疗用药。
-
布吲唑胺Brinzolainide
本品作用类似乙酰唑胺,其主要作用机制是减少房水形成,可使眼压平均下降16%~19%。
-
布辛洛尔Bucindolol
本品是一种具有α受体拮抗作用、内在拟交感活性和非特异选择性的β受体阻滞剂,有扩血管作用。口服给药1.5h生效,维持12h以上。
-
布酰胺Butoctamide
本品为抗焦虑药,可诱导近似生理性的睡眠。服用本品后可缩短入睡时间及延长总睡眠时间,减少觉醒次数。停药无反跳。
-
布西拉明Bucillamine
本品对大鼠佐剂关节炎和动物风湿性反应及关节病变,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其作用效果与D-青霉胺相同。
-
布托啡诺Butorphanol
本品属阿片受体激动-拮抗混合型镇痛药。临床用其酒石酸盐,商品名Stadol。本品作用与喷他佐星相似。其镇痛效力为吗啡的3.5~7倍,可缓解中度和重度的疼痛。对平滑肌的兴奋作用弱。可增加肺动脉压、肺血管阻力、全身动脉压和心脏的负荷,因而不能用于心肌梗死的疼痛。
-
布替萘芬Butenafine
本品属于烯丙胺类抗真菌剂,抑制真菌鲨烯环氧酶及真菌细胞膜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此外,浓度在5μg/ml具有直接损害细胞膜的作用。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布替萘芬对皮肤真菌、小孢子菌属、曲菌、毛癣菌属、念珠菌属有抗菌活性。对毛癣菌属菌株、小孢子菌属菌株、曲霉菌属菌株及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006~0.025μg/ml、0.0125~0.05μg/ml、0.05~1.56μg/ml及6.25~100μg/ml,对皮真菌、曲霉菌的抗菌力较克霉唑强,对念珠菌的抗菌力较克霉唑和联苯苄唑略弱,较咪康唑弱。
-
布替萘芬Butenafine
本品属于烯丙胺类抗真菌剂,抑制真菌鲨烯环氧酶及真菌细胞膜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此外,浓度在5μg/ml具有直接损害细胞膜的作用。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布替萘芬对皮肤真菌、小孢子菌属、曲菌、毛癣菌属、念珠菌属有抗菌活性。对毛癣菌属菌株、小孢子菌属菌株、曲霉菌属菌株及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006~0.025μg/ml、0.0125~0.05μg/ml、0.05~1.56μg/ml及6.25~100μg/ml,对皮真菌、曲霉菌的抗菌力较克霉唑强,对念珠菌的抗菌力较克霉唑和联苯苄唑略弱,较咪康唑弱。
-
布他米酯Butamirate
起效快,镇咳作用强,是可待因的5倍。还具有一定的舒张支气管平滑肌、增加支气管分泌等作用。其解痉作用比罂粟碱大7倍。
-
布氏菌素Brucellin
-
布氏菌纯蛋白衍生物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 of Brucellin
本品系由布氏菌培养物中提取的蛋白制剂,经皮内试验后,对已接种布氏菌疫苗或曾受布氏菌感染者可引起特异性局部皮肤变态反应(迟发型超敏反应)。其作用机理详见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
-
布舍瑞林Buserelin
本品为戈那瑞林类似物。临床用其醋酸盐,作用类似戈那瑞林。
-
布屈嗪Budralazine
本品能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使血管扩张,降低外周阻力而降压。
-
布那唑嗪Bunazosin
本药作用机制同哌唑嗪,属α1受体阻滞药,降压效应良好。对α1受体的选择性比哌唑嗪强,对α2受体几乎无作用,因此不抑制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儿茶酚胺的负反馈作用,不易引起心率和心排血量增加。本药可同时使阻力血管及容量血管扩张,有效地降低收缩压与舒张压,对肾灌注、血糖或血脂水平没有不利影响。此外,本药不引起钾、钠潴留。
-
布那唑嗪Bunazosin
本药作用机制同哌唑嗪,属α1受体阻滞药,降压效应良好。对α1受体的选择性比哌唑嗪强,对α2受体几乎无作用,因此不抑制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儿茶酚胺的负反馈作用,不易引起心率和心排血量增加。本药可同时使阻力血管及容量血管扩张,有效地降低收缩压与舒张压,对肾灌注、血糖或血脂水平没有不利影响。此外,本药不引起钾、钠潴留。
-
布美他尼Bumetanide
是间氨基苯磺酰胺的衍生物,属强效利尿药。利尿作用机制与抑制Na -K -ATP酶的活性有关。主要是通过抑制髓袢升支粗段对Cl-的主动重吸收和Na 的被动重吸收而影响尿的浓缩和稀释过程起到利尿作用。亦作用于近曲小管,还具一定的肾血管扩张作用。利尿初期中的Cl-排泄增加20倍,Na+排泄增加13倍,当继续用药时尿中的Cl-就不再多于Na 。本品抑制碳酸酐酶的作用较呋塞米弱,故其失钾亦较呋塞米为轻。本品1mg约相当于呋塞米40mg。
-
布美他尼Bumetanide
是间氨基苯磺酰胺的衍生物,属强效利尿药。利尿作用机制与抑制Na+-K+-ATP酶的活性有关。主要是通过抑制髓袢升支粗段对Cl-的主动重吸收和Na+的被动重吸收而影响尿的浓缩和稀释过程起到利尿作用。亦作用于近曲小管,还具一定的肾血管扩张作用。利尿初期中的Cl-排泄增加20倍,Na+排泄增加13倍,当继续用药时尿中的Cl-就不再多于Na+。本品抑制碳酸酐酶的作用较呋塞米弱,故其失钾亦较呋塞米为轻。本品1mg约相当于呋塞米40mg。
-
布洛芬锌Ibuprofen zinc
本药每包含葡萄糖酸锌100mg,布洛芬150mg,氯苯那敏2mg。1.解热、镇痛、抗炎作用:本药中的布洛芬是前列腺素合成酶的抑制药,可阻止花生四烯酸转变成前列腺素E,使下丘脑体温中枢的前列腺素减少,热敏神经元调定点下移,散热过程增强。另一方面,外周组织中的前列腺素减少,使神经末梢对其他致痛物质(如缓激肽)的敏感性降低,缓解疼痛。2.抑制病毒复制:葡萄糖酸锌中的锌离子具有控制鼻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复制的作用。当锌与病毒蛋白的衣壳结合后,装配病毒所需的蛋白酶失去活性,从而抑制病毒DNA的合成,起到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另外,锌离子可通过诱导内源性干扰素,促进淋巴细胞母细胞化,加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从而提高机体抗病毒的能力。3.消除卡他症状:锌剂能抑制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释放组胺类物质,使上呼吸道充血症状减轻,分泌减少。同时,氯苯那敏也是有效的组胺拮抗药,并有改变变态反应性和过敏性的作用,也有消除卡他症状的作用。
-
布洛芬锌Ibuprofen zinc
本药每包含葡萄糖酸锌100mg,布洛芬150mg,氯苯那敏2mg。1.解热、镇痛、抗炎作用:本药中的布洛芬是前列腺素合成酶的抑制药,可阻止花生四烯酸转变成前列腺素E,使下丘脑体温中枢的前列腺素减少,热敏神经元调定点下移,散热过程增强。另一方面,外周组织中的前列腺素减少,使神经末梢对其他致痛物质(如缓激肽)的敏感性降低,缓解疼痛。2.抑制病毒复制:葡萄糖酸锌中的锌离子具有控制鼻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复制的作用。当锌与病毒蛋白的衣壳结合后,装配病毒所需的蛋白酶失去活性,从而抑制病毒DNA的合成,起到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另外,锌离子可通过诱导内源性干扰素,促进淋巴细胞母细胞化,加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从而提高机体抗病毒的能力。3.消除卡他症状:锌剂能抑制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释放组胺类物质,使上呼吸道充血症状减轻,分泌减少。同时,氯苯那敏也是有效的组胺拮抗药,并有改变变态反应性和过敏性的作用,也有消除卡他症状的作用。
-
布洛芬Ibuprofen
本品为苯丙酸类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具有较强的抗炎、抗风湿及解热镇痛作用,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阻断炎症介质的释放而起作用。特点为对血象及肾功能无明显影响,胃肠道刺激性小,体内无药物蓄积的趋向。。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其消炎、镇痛、解热作用与阿司匹林、保泰松相似,比对乙酰氨基酚好,而对胃肠道的不良反应较轻,易为患者接受。本品治疗痛风只起消炎、镇痛作用,并不能纠正高尿酸血症。对血小板的黏着和聚集反应有抑制作用,并延长出血时间。其抗炎作用与阿司匹林等效。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本品每天0.8~1.6g和阿司匹林每天3~6g一样有效,而胃肠道的不良反应比阿司匹林少。治疗骨关节炎,本品像吲哚美辛一样有效而不良反应较少。
-
布洛芬Ibuprofen
本品为苯丙酸类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具有较强的抗炎、抗风湿及解热镇痛作用,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阻断炎症介质的释放而起作用。特点为对血象及肾功能无明显影响,胃肠道刺激性小,体内无药物蓄积的趋向。。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其消炎、镇痛、解热作用与阿司匹林、保泰松相似,比对乙酰氨基酚好,而对胃肠道的不良反应较轻,易为患者接受。本品治疗痛风只起消炎、镇痛作用,并不能纠正高尿酸血症。对血小板的黏着和聚集反应有抑制作用,并延长出血时间。其抗炎作用与阿司匹林等效。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本品每天0.8~1.6g和阿司匹林每天3~6g一样有效,而胃肠道的不良反应比阿司匹林少。治疗骨关节炎,本品像吲哚美辛一样有效而不良反应较少。
-
布洛芬Ibuprofen
本品为苯丙酸类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具有较强的抗炎、抗风湿及解热镇痛作用,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阻断炎症介质的释放而起作用。特点为对血象及肾功能无明显影响,胃肠道刺激性小,体内无药物蓄积的趋向。。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其消炎、镇痛、解热作用与阿司匹林、保泰松相似,比对乙酰氨基酚好,而对胃肠道的不良反应较轻,易为患者接受。本品治疗痛风只起消炎、镇痛作用,并不能纠正高尿酸血症。对血小板的黏着和聚集反应有抑制作用,并延长出血时间。其抗炎作用与阿司匹林等效。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本品每天0.8~1.6g和阿司匹林每天3~6g一样有效,而胃肠道的不良反应比阿司匹林少。治疗骨关节炎,本品像吲哚美辛一样有效而不良反应较少。
-
布林唑胺Brinzolamide
本品是碳酸酐酶抑制药,它是FDA批准的第二种局部应用的碳酸酐酶抑制药,此前批准的是多佐胺(Dorzolamide)。布林唑胺可被全身吸收,集中于红细胞中,但血药浓度通常维持在低水平(<7.5ng/ml)。约60%以原形药随尿排泄。治疗停止后,大部分碳酸酐酶活性在4周内恢复。与多佐胺相比,布林唑胺较少引起眼刺激及烧灼感。布林唑胺降低眼压的效果虽与多佐胺相同,但当患者不能忍受多佐胺对眼的刺激和烧灼感时,可改用布林唑胺。本品在稳定状态下与红细胞内的磷酸酐酶的结合不能完全饱和,故全身毒性反应极少出现。
-
布林佐胺Brinzolamide
本品为碳酸酐酶抑制剂,与碳酸酐酶Ⅱ有特殊亲和力,进入眼内后抑制睫状突部的碳酸酐酶,减少房水分泌,降低眼压。
-
布拉地新Bucladesine
本品为环磷腺苷衍生物,作用和用途与环磷腺苷相同。
-
布库洛尔Bucumolol
本品为新型强效的β受体拮抗剂,兼具β1和β2受体的阻断作用,无内源性拟交感性,无膜稳定作用,局麻作用较普萘洛尔为低,抗乌头碱诱发心律失常作用较后者差。本品作用强,其β受体阻断作用、抗肾上腺素诱发的心律失常作用均为普萘洛尔的3倍。对中枢神经系统及消化系统、平滑肌、骨骼肌及血液均无明显影响,不透过血-脑脊液屏障,吸收快,健康人体口服20mg后2h在血浆中达峰值,作用持续6~8h。
-
布克力嗪Buclizine
本品为哌嗪类抗组胺药,抗组胺作用较苯海拉明强而持久,镇吐作用也显著持久,尚有安定抗焦虑作用。
-
布克力嗪Buclizine
本品为哌嗪类抗组胺药,抗组胺作用较苯海拉明强而持久,镇吐作用也显著持久,尚有安定抗焦虑作用。
-
布康唑Butoconazole
本品为咪唑类抗真菌药。临床用其硝酸盐,商品名Femstat。其作用机制和抗菌谱均同酮康唑(包括多种念珠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