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19国家医保目录正式公布。有70个药品通过谈判,新加入到医保报销的行列中来,价格平均下降60.7%。
2020年1月1日起,新医保药品目录将在全国执行,有效期2年,未来地方医保目录也将逐年取消,这项目录关乎中国数千万患者与数百万医生的临床治疗选择。

70种药品纳入医保目录
本次一共 150 个谈判品种,共谈判成功 97 个,其中新增 70 个品种谈判成功(52 个西药品种,18 个中成药品种),续约谈判品种中 27 个谈判成功(22 个西药品种,5 个中成药品种)。

癌症、肝炎、糖尿病…不再是贵族病
此次谈判成功的药品多为近年来新上市、且具有较高临床价值的药品,涉及癌症、罕见病、肝炎、糖尿病、耐多药结核、风湿免疫、心脑血管、消化等10余个临床治疗领域。
从重点领域看,5个基本药物全部谈判成功,22个抗癌药、7个罕见病用药、14个慢性病(含糖尿病、乙肝、风湿性关节炎等)用药、4个儿童用药均谈判成功。
从创新领域看,这次谈判成功的药品绝大多数都是近年来上市的新药,其中很多是2018年新上市的。12个国产重大创新药品共谈成了8个。
七个典型好药

可以报销的免疫抗癌药,来了!
国家医保局刚刚发布的新版医保目录显示:PD-1免疫抗癌新药达伯舒(学名信迪利单抗注射液)被列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9年版)》乙类范围,成为唯一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的PD-1抗癌药物。
这意味着,自明年1月1日起,使用达伯舒且符合医保规定医学条件的患者可以按规定进行报销,自己只需承担报销之后的费用。
目前,我国已经批准上市了5款PD-1类抗癌药,包括:进口的O药(欧狄沃)、K药(可瑞达),国内自主研发的拓益、艾瑞卡,以及美国礼来与中国信达生物联合开发的达伯舒。
达伯舒于2018年完成临床试验,其Ⅱ期临床研究结果作为封面文章刊发在2019年第一期《柳叶刀•血液学》上,成为首个荣登该期刊封面的中国科研成果。
2018年12月24日,达伯舒获批上市,第一个获批的适应症是经典型霍奇金氏淋巴瘤。目前,该药正在进行20多项临床研究,以验证其在治疗更多实体肿瘤上的具体疗效。此外,达伯舒也已启动了在美国的临床研究。
通过常规准入和谈判准入,2019 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共收录药品2709个。与2017年版相比,调入药品218个,调出药品154个,净增64个。
具体名单如下:
